技術文章
瀝青混合料擊實試驗,核心目的是獲取瀝青混合料的最大理論密度、空隙率等關鍵性指標,為路面施工質量的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據。加熱板作為瀝青試樣保溫的核心設備,其工作狀態直接影響了混合料的溫度穩定性,進而關聯試驗結果的準確性。實踐中,試驗結果主要受四大類因素影響,需重點把控。
溫度精度的控制是首要影響因素。加熱板設定溫度與實際溫度偏差若超過 ±2℃,會導致混合料保溫不足或過熱:溫度偏低時,瀝青黏度增大,混合料和易性變差,擊實過程中顆粒難以充分嵌擠,最終測得的密實度偏低、空隙率偏大;溫度偏高則可能導致瀝青過度軟化,擊實后易出現 “假密實" 現象,掩蓋真實壓實特性。同時,板體各區域溫差若超過 3℃,會造成同一批次不同試樣的保溫條件不一致,平行試驗結果離散度顯著增加。
板體自身狀態同樣關鍵。面板殘留的瀝青污漬會阻礙熱量傳遞,形成局部導熱盲區;而面板劃傷、鼓包或變形會導致試樣容器放置不穩,底部與加熱板接觸不充分,引發局部保溫失效。此外,加熱管老化、溫控傳感器故障會造成加熱中斷或溫度波動,使試樣在擊實前處于不穩定的溫度環境,直接破壞試驗的一致性基礎。
操作規范性對結果的影響不可忽視。加熱板未提前預熱至設定溫度就放入試樣,或保溫時長不足,會導致混合料溫度快速下降,偏離標準試驗條件;試樣容器未居中放置、堆疊擺放,會遮擋熱量傳遞,造成不同試樣間溫度差異。這些操作不當均會導致試驗結果偏離真實值,影響數據可靠性。
環境干擾因素也需警惕。試驗環境溫度過低(低于 15℃)且加熱板無有效保溫防護時,會加速試樣熱量散失;而環境濕度較大可能間接影響加熱板電氣系統穩定性,引發溫度控制異常,進一步放大試驗誤差。
綜上,要確保擊實試驗結果準確可靠,需從精準控溫、維護板體狀態、規范操作流程、優化試驗環境四方面入手,很大程度降低各類因素的干擾,為路面工程質量管控提供真實有效的數據支撐。
關注微信